看看最近的文章

利钠肽在心血管高风险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和预测应用

亚历山大·E·别列辛

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卫生部内科系,乌克兰扎波罗济,69035

电子邮件:bhuvaneswari.bibleraaj@uhsm.nhs.uk

亚历山大·A·别列辛

乌克兰卫生部研究生教育医学院内科科,乌克兰

DOI: 10.15761 / IMM.1000393

文章
条信息
作者信息
数字与数据

摘要

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DM)是已知的心血管(CV)危险因素,可导致射血分数降低(HFrEF)和保持(HFpEF)的心力衰竭(HF)。利钠肽(NPs)被发现是糖尿病前期和T2DM患者CV风险分层的有用工具,而不考虑HF。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NPs水平升高预示着全因和CV死亡率、心衰表现和进展的风险,以及心衰再入院的风险。在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NPs对CV死亡和hf相关事件的鉴别效力还没有被证实,超出了传统的CV风险因素。综述的目的是积累关于循环NPs在糖尿病前期和确诊T2DM患者中差异预后作用的知识。T2DM患者中出现HFrEF或HFpEF可能需要修改NP分界点,以初步诊断HF并确定HF相关风险。在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结果和NPs循环水平的动态之间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在未来的大型临床研究中阐明。

关键字

2型糖尿病,前驱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生物标志物,利钠肽

简介

糖尿病(DM)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占世界的8个th主要死因[1]全球糖尿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3.82亿人,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5亿人。根据REACH(减少持续健康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登记,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CV)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3]的风险更高。因此,T2DM与心力衰竭(HF)、HF相关和CV死亡住院风险增加33%独立相关[4,5]。注意,T2DM和CV疾病经常并存,CV危险因素对两种疾病的表现和进展有显著影响[6]。尽管多种抗高血糖药物会影响CV因素,但常规CV风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血糖状态、药物处方)与t2dm相关和CV并发症风险降低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关系[7-9]。在这种背景下,糖尿病前期和已知T2DM患者的风险分层策略需要个人修改,这种改进可能基于生物标志物预测评分[10]。在众多循环生物标志物和多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模型中,反映了心血管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心衰晚期利钠肽(NPs)继续是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核心元素和心衰[11]指导治疗的靶点。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代谢性疾病(包括腹部肥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循环中NPs水平的严重变变性要求调整NPs的诊断和预测截断水平,而NPs仍然是全因死亡率、CV死亡和心衰的有用诊断和预测生物标志物,无论心衰是否存在。本综述的目的是积累关于循环NPs在糖尿病前期和确诊T2DM患者中差异预后作用的知识。

T2DM中的心肌生物力学应激

先前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糖代谢的改变与左室(LV)同心重塑、较少的球形形状和收缩心肌缩短的减少独立相关[12-14]。此外,斑点跟踪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前期个体中,心肌缩短、左室扭转和心肌应变随着HOMA-IR的升高而逐渐减少,扭转仅在胰岛素抵抗较轻的情况下增加[15,16]。在CARDIA(年轻人冠状动脉风险发展)研究中,与糖代谢正常的患者[16]相比,确诊为T2DM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纵向收缩压应变和早期舒张应变率降低。STAAB人群队列研究表明,LV整体纵向应变和扭转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并且发现糖尿病患者与无已知CV疾病[17]的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这些参数显著降低。

事实上,血糖异常、脂质毒性、组织修复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加速以及同时存在的常规CV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心肌病以及与缺血相关的心衰的发生原因[18,19]。事实上,动脉粥样硬化、全身性和微血管炎症、心肌纤维化、心肌梗死或微血管阻塞导致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是心肌重构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肌生物力学应激被认为是导致HF伴射血分数保留(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HFrEF)[20]的重要病理机制。事实上,T2DM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钙稳态的改变、活性氧或氮的产生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缺血性心肌损伤,这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心肌病总结了T2DM对心肌的不良影响,无论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CAD)和高血压[21]。有证据表明,传统的CV危险因素、CAD和糖尿病性心肌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有建议认为,反映心脏重构改变和心衰进展的不同方面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如利钠肽,将确保在患者人群中对临床结局(死亡、mace、住院、心衰相关事件)的预测具有附加的增量价值。此外,利钠肽的水平可以展示人格化的预测信息,能够产生比传统CV风险因素[22]最大的预测能力。

利钠肽的生物学作用和功能

NPs系统作为调节尿钠、血管舒张、水和钠稳态的核心元素,其生物学作用已得到广泛证实。事实上,主要是心房(ANP)和脑(BNP),很少是c型NP通过适当的受体a (NPRA)嵌入到心肾稳态调节中。NPs的清除是由内源性内肽酶介导的,称为neprilysin,激活生理通路,通过NP受体C (NPRC)[24]受体介导的内化,NPs被有效地从循环中清除。事实上,两种类型的NPs受体(NPRA和NPRC)以及neprilysin的活性和循环水平决定了NP的生物活性[25]。NPs分泌的主要诱因是心肌拉伸、液体过载、缺血/缺氧、炎症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26]。尽管NPs系统是RAAS的生理拮抗剂,但有大量证据表明,NPs通过脂肪组织表达的NPRA和NPRC相互调节脂肪细胞的脂聚活性,类似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27]介导的儿茶酚胺源性作用。此外,NPs通过p38 MAP激酶作为棕色脂肪基因过表达的触发器,以增加能量消耗和调节适应性生热[28]。因此,在包括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在内的人类细胞中,NPs促进了参与线粒体生物发生、非偶联呼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和解偶联蛋白1)、脂质氧化以及糖耐量胰岛素抵抗的基因的转录调控[29,30]。总之,骨骼肌和肝细胞中NPRA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维持长期胰岛素敏感性至关重要,这一现象可以将糖尿病前期转化与T2DM联系起来,并确保CV风险的上升[31,32]。

利钠肽在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先前的研究表明,腹部肥胖、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NPs水平可能高于健康志愿者,这种影响与NPs的清除有关,特别是neprilysin的活性[33,34]。事实上,胰岛素可能上调肥胖个体皮下脂肪库中NPRC的表达[35],而健康志愿者和肥胖患者之间循环NP的水平的差异尚未得到几位研究者的证实[36,37]。因此,在T2DM合并肾病中,NPs的肾脏清除更差,这与BNP和NT-pro-BNP[38]循环水平的升高有关。然而,代谢性疾病患者NP水平波动的原因仍不明确。

HF患者利钠肽与血糖异常相关

目前的临床指南建议在诊断不确定时使用生物标志物水平测量来诊断心衰,将普通人群中的患者分为CV死亡率和心衰表现风险较高的组,以及预测心衰进展和60天再入院的风险,而不管是否有腹部肥胖、糖尿病前期和T2DM的表现[39,40]。然而,一般人群中的无症状患者应具有较高的NT-proBNP循环水平(>300 pg/mL),高于有HF体征和症状的患者([40]125 pg/mL)。事实上,年龄增加需要对怀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重新检查诊断NT-proBNP分界点[38,41]。有趣的是,在非T2DM患者中,NPs水平升高对CAD、mace、CV死亡率和HF表现的预测准确性高于T2DM患者[39,42]。尽管在一般人群中NT-proBNP的循环水平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差异,但在HFpEF女性患者中NT-proBNP浓度升高比HFpEF[43]男性患者具有更高的CV死亡风险。然而,T2DM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左室肥厚和不良心脏重构,但在T2DM和非T2DM患者中发现左室收缩压和舒张压功能参数以及NT-proBNP血清水平相似。因此,在腹部肥胖患者中,代谢综合征和T2DM血清NPs水平被发现是动脉粥样硬化、蛋白尿、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和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在HFrEF患者人群中,NPs对这些结果的预测价值与前驱糖尿病和T2DM的表现无关[45-47]。尽管NT-proBNP水平在超重/肥胖患者中较低,即使在T2DM患者中也较低,但高于健康志愿者,NT-proBNP水平可能对诊断心脏异常具有预测价值,无论血糖状态[48]如何。此外,包括NP水平在内的多种生物标志物模型在非T2DM患者中对HF发病的预测准确性高于糖尿病前期合并腹部肥胖和T2DM患者[49,50]。

在代谢健康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NPs水平升高的预测能力存在一些争议。首先,有证据表明NPs在预测无已知CV疾病[51]的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未来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并不优于传统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如心脏肌钙蛋白、可溶性ST2、缺血修饰白蛋白。相比之下,代谢生物标志物(脂联素、化化素、内脂肪素)充分提高了NT-proBNP水平对各种葡萄糖状态和HF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52-54]。下一个争议是,在没有CV疾病的年轻人中,血清NPs水平(包括ANP, NT-proANP, NT-proBNP)与代谢综合征的几个成分之间存在负相关,而在中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几个成分与循环NP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最后,即使存在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56]的混杂效应,NT-proBNP水平升高仍然是包括CAD和HF在内的已有CV疾病患者死亡的强预测因子,但仍不确定NPs对CV疾病以外的前驱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人群的CV死亡和事件的辨别能力是否独立于传统的CV风险因素。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试验中利钠肽的预测能力存在争议

最近的临床试验表明,在伴有糖尿病前期和T2DM的HFrEF患者中,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57]、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 [SGLT2] (empagliflozine)[58-60]改善代谢状态与NT-proBNP血清水平下降趋势有关,这是一种次要替代终点,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和有益的CV结局。相比之下,在无HF的前驱糖尿病和T2DM患者中,无论改善血糖内稳态和降低CV风险,血清NT-proBNP水平均未发生改变[61]。有趣的是,T2DM患者NT-proBNP血清水平的变化与基线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62]。此外,在DEFINE-HF试验中,SGLT2 dapagliflozin并不影响NT-proBNP的平均血清水平,但增加了hfref相关临床状态有意义改善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比例[63]。很难推测GLP-1类似物和SGLT2对伴有HF或不伴有HF的T2DM患者NP循环水平有争议性影响的合理机制原因。有趣的是,在临床前研究和早期大规模试验中,已有报道称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对心肌具有中性作用,而不是恶化影响[64-66]。然而,DPP-4抑制剂一方面可增加GLP-1刺激心肌细胞内单磷酸环腺苷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加重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间接增加循环NPs水平[67]。最后,心衰进展风险的增加似乎是DPP-4抑制剂的一类效应,即使在没有心衰病史的患者中也是如此[68]。然而,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已显示出可预见的对NP循环水平的明显影响,即二甲双胍不会增加它们的浓度,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液体滞留可作为NP水平升高的触发器[68]。

结论

利钠肽是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CV风险分层的有用工具,而不考虑心衰。T2DM患者中出现HFrEF或HFpEF可能需要修改NP分界点,以初步诊断HF并确定HF相关风险。在使用GLP-1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结果和循环NPs水平的动态之间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在未来的大型临床研究中阐明。

资助及补助金

这项研究没有从任何公共、商业或非营利部门的资助机构获得具体的资助。

利益冲突

作者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陶铮,石安,赵娟(2015)糖尿病流行病学视角。]细胞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73: 181 - 185。
  2. Benjamin EJ, Virani SS, Callaway CW, Chamberlain AM, Chang AR,等(2018)心脏病和中风统计数据-2018年更新:来自美国心脏协会的一份报告。循环137: e67 - 67 e492。(Crossref)
  3. Cavender MA, Steg PG, Smith SC, Eagle K, Ohman EM等(2015)获取注册调查员。糖尿病对因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住院的影响: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减少到持续健康4年的结果循环132: 923 - 931。
  4. Selvin E, Parrinello CM, Sacks DB, Coresh J(2014) 1988-1994年和1999-2010年美国糖尿病患病率和控制趋势。Ann实习医生160: 517 - 525。(Crossref)
  5. Bae JC, Cho NH, Suh S, Kim JH, Hur KY,等(2015)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一项基于社区的前瞻性研究(Ansung-Ansan队列2001-12)。J糖尿病7: 791 - 799。
  6.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微循环。Cardiovasc Diabetol17: 50-57。
  7. Alvarez CA, Lingvay I, Vuylsteke V, Koffarnus RL, McGuire DK(2015)糖尿病的心血管风险:疾病或抗高血糖药物的并发症。临床药理学98: 145 - 161。
  8. Komaru Y, Takeuchi T, Suzuki L, Asano T, Urayama KY(2019)新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复发心血管事件:糖尿病的影响及其药物治疗。J糖尿病并发症107511.
  9. Yang YS, Yang BR, Kim MS, Hwang Y, Choi SH(2020)韩国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达成率: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脂类健康问题19日:1 - 5。
  10. Berezin AE(2019)糖尿病临床结果的预测: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新作用。糖尿病Metab Syndr13: 995 - 1003。
  11. Berezin AE(2017)糖尿病中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危险分层的新曙光?糖尿病Metab Syndr11: S201-S208。
  12. Yoneyama K, Venkatesh BA, Wu CO, Mewton N, Gjesdal O,等(2018)多民族动脉粥样硬化无症状人群的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与左心室形状和扭转相关的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研究。心血管杂志20: 50-53。
  13. Young AA, Cowan BR(2012)心血管磁共振评价左心室扭转。心血管杂志1: 14-49。
  14. Ilercil A, Devereux RB, Roman MJ, Paranicas M, O'grady MJ,等(2001)糖耐量受损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强心脏研究。Am Heart J141: 992 - 998。
  15. 林建林,宋国栋,苏春春,周浩华,罗慈祥等。(2018)中国瘦肉和非瘦肉血糖异常成人心脏结构重构、纵向收缩应变和扭转力学。Circ心血管成像11: e007047。
  16. Kishi S, Gidding SS, Reis JP, Colangelo LA, Venkatesh BA,等(2017)中年人胰岛素抵抗和血糖代谢异常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CARDIA研究。心血管成像10: 105 - 114。
  17. Morbach C, Walter BN, Breunig M, Liu D, Tiffe T,等(2019)STAAB联盟。散斑跟踪得到心肌变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参考值——基于人群的STAAB队列研究结果《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14: e0221888。
  18. Shah RV, Abbasi SA, Heydari B, Rickers C, Jacobs DR,等(2013)胰岛素抵抗、亚临床左心室重塑和肥胖悖论:MESA(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民族研究)。J Am Coll Cardiol61: 1698 - 1706。
  19. Turkbey EB, McClelland RL, Kronmal RA, Burke GL, Bild DE等(2010)肥胖对左心室的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民族研究(MESA)。心血管成像3: 266 - 74。
  20. 张志强,张志强(2014)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分子机制。Diabetologia57: 660 - 671。
  21. Hölscher ME, Bode C, Bugger H(2016)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类型重要吗?国际分子科学17.(Crossref)
  22. Tarquini R, Lazzeri C, Pala L, Rotella CM, Gensini GF(2011)糖尿病性心肌病。Acta Diabetol48: 173 - 181。(Crossref)
  23. Potter LR, Abbey-Hosch S, Dickey DM(2006)利钠肽、它们的受体和环鸟苷单磷酸依赖的信号功能。Endocr牧师27日:47 - 72。(Crossref)
  24. Potter LR, Hunter T(2001)鸟酰基环化酶连接利钠肽受体的结构和调节。J生物化学276: 605 - 6060
  25. Kovacova Z, Tharp WG, Liu D, Wei W, Xie H, et al.(2016)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利钠肽受体表达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肥胖24: 820 - 828。
  26. Moro C(2016)靶向心利钠肽治疗糖尿病和肥胖。专家对目标发表意见20: 1445 - 1452。(Crossref)
  27. Bordicchia M, Ceresiani M, Pavani M, Minardi D, Polito M,等。(2016)胰岛素/葡萄糖诱导人脂肪细胞利钠肽清除受体:与心脏利钠通路的代谢联系。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311: 104 - 114。
  28. Bordicchia M, Liu D, Amri EZ, Ailhaud G, Dess Fulgheri P(2012)心脏利钠肽通过p38 MAPK作用于小鼠和人脂肪细胞诱导棕色脂肪产热程序。J clinin投资122: 1022 - 1036。
  29. Sengenes C, Berlan M, De Glisezinski I, Lafontan M, Galitzky J(2000)利钠肽:人脂肪细胞的一种新的脂肪分解途径。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J14: 1345 - 1351
  30. Engeli S, Birkenfeld AL, Badin PM, Bourlier V, Louche K,等(2012)利钠肽增强人体骨骼肌的氧化能力。J clinin投资122: 4675 - 4679
  31. Coue M, Badin PM, Vila IK, Laurens C, Louche K,等(2015)骨骼肌中利钠肽受体信号通路缺陷与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糖尿病64: 4033 - 4045。
  32. Højlund K(2014)常见代谢障碍和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的代谢和胰岛素信号转导。Dan Med J61: B4890。(Crossref)
  33. Chen Y, Burnett JC(2017)肾普利素在心肾疾病中的生物化学、治疗和生物标志物意义。中国化学63: 108 - 115。
  34. 李明明,李雪梅,李俊杰,陈永春,徐广彬(2018)肾移植患者n端proâ欧′b型利钠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反相关。移植过程: 2496 - 2501。
  35. Pivovarova O, Gogebakan O, Kloting N, Sparwasser A, Weickert MO,等(2012)胰岛素上调肥胖受试者皮下脂肪库利钠肽清除受体表达:CVD风险与肥胖之间缺失的一环?临床内分泌素Metab97: 731 - 739
  36. Sarzani R, Salvi F, Dessi Fulgheri P, Rappelli A(200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利钠肽、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人类的综合观点。J Hypertens26日:831 - 843
  37. Ahued-Ortega JA, Leon-Garcia PE, Hernandez-Perez E(2018)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代谢风险标志物的相关性。地中海中国151: 481 - 486。
  38. Di Marca S, Rando A, Cataudella E, Pulvirenti A, Alaimo S等(2018)b型利钠肽可能预测诊断为心衰以外的老年人的预后。心血管疾病28日:636 - 642。
  39. 王玉凯,张CYY,唐春春,海金生,李春春,等。(2019)高灵敏度肌钙蛋白I和b型利钠肽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合并和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 Diabetol18: 171。
  40. Ponikowski P, Voors AA, Anker SD, Bueno H, Cleland JGF,等(2016)ESC科学文献组。2016年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工作组在ESC心力衰竭协会(HFA)的特别贡献下制定。欧洲心脏J37: 2129 - 2200。
  41. Yancy CW, Jessup M, Bozkurt B, Butler J, Casey DE,等人(2017)ACC/AHA/HFSA重点更新了2013年ACCF/AHA心衰管理指南: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和美国心力衰竭协会的一份报告。循环136: e137-e161。
  42. Benomar K, Espiard S, Loyer C, Jannin A, Vantyghem MC(2018)心房利钠激素与代谢综合征:最新进展。Presse地中海47: 116 - 124。
  43. Palau P, Bertomeu-Gonzalez V, Sanchis J, Soler M, de la Espriella R,等(2019)2型糖尿病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预后影响。Rev Esp Cardiol19日:264 - 266。
  44. Lindman BR, davira - roman VG, Mann DL, McNulty S, Semigran MJ等(2014)HFpEF合并或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表型:一项RELAX试验辅助研究。J Am Coll Cardiol64: 541 - 549。
  45. Georgakopoulos C, Vlachopoulos C, Lazaros G, Tousoulis D(2019)代谢综合征中心房颤动的生物标志物。当代医学化学26日:898 - 908。(Crossref)
  46. Obaid N, Hadidy SE, Badry ME, Khaled H(2019)重症监护病房合并心肌病的糖尿病患者的结局:6个月至1年期间的医院和短期结局。开放获取医学科学7: 2796 - 2801。
  47. Horwich TB, Hamilton MA, Fonarow GC(2006)晚期心力衰竭肥胖患者的b型利钠肽水平。J Am Coll Cardiol47: 85 - 90
  48. Krzesinski P, Uzieblo zyczkowska B, Gielerak G, Stanczyk A, Piotrowicz K等(2017)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Adv clinin Exp Med26日:295 - 301。
  49. Mocan M, Anton F, Suciu S, Rahaian R, Blaga SN, Farcas AD(2017)代谢综合征患者舒张功能障碍的多标志物评估。Metab Syndr Relat Disord15: 507 - 514。
  50. Prickett TCR, Darlow BA, Troughton RW, Cameron VA, Elliott JM,等人(2018)对心脏和血管利钠肽的新见解:来自出生体重极低的年轻成人的发现。中国化学64: 363 - 373。
  51. Parsanathan R, Jain SK(2019)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中新的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心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Metab Syndr Relat Disord10: 1 - 10。
  52. 周晓,陶莹,陈燕,徐伟,钱铮等(2019)血清Chemerin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的预后指标。美国心脏协会8: e012091
  53. Contaifer D, Buckley LF, Wohlford G, Kumar NG, morris JM,等(2019)代谢调节预测心力衰竭测试性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14 (6): e0218153。
  54. Berezin AE, Samura TA, Kremzer AA, Berezina TA, Martovitskaya YV等(2016)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关系。糖尿病Metab Syndr10: 205 - 212。
  55. Goharian TS, Goetze JP, Faber J, Andersen LB, Jeppesen JL,等(2017)一般人群中,前心房利钠肽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代谢综合征成分的关系。Am J Hypertens30: 561 - 568。
  56. 黄飞,彭燕,邓XX,黄BT,夏TL,等。(2017)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n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及其预后表现。冠状动脉病28日:159 - 165。
  57. Nomoto H, Miyoshi H, Furumoto T, Oba K, Tsutsui H,等(2015)SAIS研究组。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和甘精胰岛素对内皮功能和代谢参数影响的比较:一项随机、对照札幌动脉粥样硬化肠泌素研究2 (SAIS2)。《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10: e0135854。
  58. Verma S, Mazer CD, Yan AT, Mason T, Garg V,等(2019)empagliflozin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心室质量的影响:EMPA-Heart cardiollink -6随机临床试验。循环140: 1693 - 1702。
  59. Jensen J, Omar M, Kistorp C, Poulsen MK, Tuxen C等(2019)Empagliflozin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Empire HF)。试用20: 370 - 374。
  60. Ferrannini E, Baldi S, Frascerra S, Astiarraga B, Barsotti E等。(2017)2型糖尿病患者肾酮处理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的响应。糖尿病护理40: 771 - 776。
  61. Cho KY, Nakamura A, Omori K, Takase T, Miya A,等。(2019)从吡格列酮切换到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钠类抑制剂达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代谢相关因素的影响:一项开放、前瞻性、随机、平行组比较试验。糖尿病21日:710 - 714。
  62. Nassif ME, Windsor SL, Tang F, Khariton Y, Husain M,等(2019)Dapagliflozin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物标志物、症状和功能状态的影响:hf定义试验。循环140: 1463 - 1476。
  63. Hiemstra JA, Lee DI, Chakir K, Marshall KD, Zgoda PJ等(2016)Saxagliptin和tadalafil差异改变了主动脉带小型猪的环鸟苷单磷酸(cGMP)信号通路和左心室功能。美国心脏协会5: e003277。
  64. Scirica BM, Braunwald E, Raz I, Cavender MA, Morrow DA等人(2014)SAVOR-TIMI 53指导委员会和调查人员。心力衰竭、沙格列汀和糖尿病:来自SAVOR-TIMI 53随机试验的观察循环130: 1579 - 1588。
  65. Li L, Li S, Deng K, Liu J, Vandvik PO,等(201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风险:随机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BMJ352: i610。
  66. Packer M(2018)使用DPP-4抑制剂期间心力衰竭恶化:病理生理机制、临床风险和伴随抗糖尿病药物的潜在影响。心脏衰竭6: 445 - 451。
  67. Kappel BA, Marx N, Federici M(2015)口服降糖药与心力衰竭难题:来自和结果试验的教训。心血管疾病25日:697 - 705。

编辑信息

主编

文章类型

迷你回顾

出版的历史

收稿日期:2020年2月08日
录用日期:2020年2月21日
出版日期:2020年2月24日

版权

©2020 Berezin AE。这是一篇开放获取的文章,根据创作共用署名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发布,该协议允许在任何媒体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注明原作者和来源。

引用

Berezin AE(2020)利钠肽在心血管高风险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和预测应用。整合分子医学7 DOI: 10.15761/ im .1000393

相应的作者

Alexander E. Berezin教授,医学博士,博士

札波罗济国立医科大学内科治疗科高级顾问,26岁,马雅科夫斯基,札波罗济,邮编69035,乌克兰。

电子邮件:bhuvaneswari.bibleraaj@uhsm.nhs.uk

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