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最近的文章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在该怎么办?

托马斯·韦伯

澳大利亚帕克维尔墨尔本大学外科(RMH)

电子邮件:aa

Hong-Jian朱

澳大利亚帕克维尔墨尔本大学外科(RMH)

DOI: 10.15761 / ICST.1000280

文章
条信息
作者信息
图表及数据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BM)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总生存率很低。尽管对临床试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替莫唑胺在过去的50年里仍然是唯一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治疗药物。尽管中位生存期只略微增加了2.5个月。由于其复杂和不确定的分子结构,对传统疗法的耐药性已成为GBM的标志。目前的研究表明,GBM是一种遗传亚型的疾病,需要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法。GBM治疗的进一步策略包括靶向肿瘤相关的新生血管。虽然早期尝试用抗vegf减弱肿瘤血管化尚未成功,但现在的研究正在寻找其他血管生成因子和尚未探索的新血管化新机制。向理解GBM发病机制的分子和生物学机制的转变代表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新策略。在这里,我们强调一些主要的发展,遗传谱和抗新生血管治疗。

介绍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胶质瘤,也是最使人衰弱的人类癌症之一[1,2]。虽然相对罕见,但由于不可避免的肿瘤复发,GBM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成比例,中位生存期为12-15个月[3]。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新创原发性GBM(约90%),很少有患者从较低级别胶质瘤发展为继发性GBM[4,5]。原发性和继发性GBM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区分,尽管继发性GBM通常在较年轻时被诊断出来,并且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分子特征,这些分子特征被认为控制着每种亚型的肿瘤发生[6]。尽管存在这些临床和分子差异,但所有患者都接受相同的积极标准治疗,包括最大切除、同步放化疗和对新诊断的GBM进行辅助替莫唑胺化疗[7]。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MGMT)状态通常用于评估患者对替莫唑胺的反应,缺乏这种甲基化的患者几乎没有获益[8]。尽管年轻患者和继发性GBM病例对标准治疗的反应明显更好,但治疗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遗传特征[8,9]。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研究方法的再评估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GBM研究,GBM的治疗几乎没有进展。最近手术技术和神经成像方式的改进改善了肿瘤护理和治疗决策,但对患者生存的影响微乎其微[10]。即使是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emozolomide),通常被认为是过去50年最重大的突破,在最佳护理标准下,也只提供了2.5个月的轻微中位生存改善[3]。在现实的临床情况中,由于预后因素不佳以及对化疗细胞毒性的担忧,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完整的标准治疗,尤其是老年患者[11-13]。FDA批准的替代治疗方法可用于新诊断的GBM,包括使用亚硝基源,尽管这些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争议,没有既定的护理标准。由于GBM治疗缺乏进展,需要进行大量临床试验以确定新的治疗方法[14]。这些试验的结果并不令人鼓舞,替莫唑胺是唯一显示临床疗效的治疗剂[14,15]。临床试验的低发现率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GBM的复杂生物学特性,使其对标准的非特异性治疗具有高度屈光度[16]。有必要从以化疗为基础的临床试验中转移出来,这些临床试验不能解决该疾病的潜在病因,并且通常与患者的高毒性有关[7,17]。最近对患者预后因素的发现,证明了GBM病理生理在治疗反应中的重要性[6,18]。 The success of pursuing such approach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therapies targetingHER2 -放大型乳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窝藏bcr - abl易位,BRAF突变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特异性肿瘤启动子[19]。通过靶向促进GBM进展的途径,有可能在不增加患者生活质量负担的情况下提供有意义的临床反应。

基因组改变定义胶质母细胞瘤

GBM的早期全基因组分析显示肿瘤内存在显著的基因组异质性,表明存在可能影响临床治疗的分子亚类[20,21]。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小组开始广泛表征GBM的基因组图谱,并确定主要的致癌基因组改变[22,23]。除了p53和RB突变外,该研究还发现了受体酪氨酸激酶(RTK)/RAS/PI3K通路的主要改变。EGFR激活突变或扩增是最常见的变异,在57.4%的GBM病例中被发现表达,并且作为肿瘤增殖和生存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受到广泛关注。此外,50%的EGFR扩增的GBM肿瘤含有EGFR变体(EGFRvIII),其外显子2-7在框架内缺失,导致组成性激活和RAS/PI3K信号通路增强[24-26]。突变PI3K(25.1%)和基因缺失/突变PTEN(41%)也很常见,并且据报道是相互排斥的,59.4%的GBM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另一种[22]。这些基因组改变重申了RTK/RAS/PI3K通路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强烈关联。

TCGA研究网络还发现了p53通路的突变,即扩增MDM1/2/4(15.1%)和纯合缺失或失活突变TP53(27.9%)[22]。在RB信号通路中发现纯合缺失或失活突变CDKN2A/CDKN2B(61%),RB1 (7.6%)放大CDK4/6(15.5%)。在90%的病例中发现RTK/RAS/PI3K信号通路的总体信号改变,在86%的病例中发现p53信号通路,在79%的病例中发现RB信号通路,这表明大多数GBM肿瘤的共同遗传成分。

在GBM中IDH突变的鉴定提供了此前仅被鉴定为组织病理学原发性和继发性GBM之间的区别[6,27]。IDH1在超过80%的II级和III级胶质瘤中发现了突变,并且在转化为继发性GBM期间保持了突变[5]。相比之下,原发性GBM中的IDH突变很少发生,发生率低于5%,大多数与年龄较小和遗传谱更类似于继发性GBM有关。IDH突变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早期启动器,进展为继发性GBM需要进一步的基因组改变[4]。大多数继发性GBM病例有IDH1TP53突变,而原发性GBM最常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放大和损耗PTEN函数。这种分子表征已经进一步扩展到四种GBM亚型,前神经型、神经型、经典型和间充质型,每种亚型都有自己特定的分化谱系和预后结果[6,21]。虽然这些发现为个体化亚型特异性治疗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但最近的研究报道了照射后的前神经-间质转移,导致放射耐药[28-30]。GBM固有的可塑性决定了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并突出了当前临床试验发展的一些局限性。通过识别治疗引起的基因改变,患者可以接受适应性和特异性的定制治疗,改善临床结果[18]。

GBM肿瘤发生的多种遗传信号通路的鉴定强调了该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障碍。虽然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是标准的,无论分子亚型如何,但成功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将需要考虑调节GBM行为的内在细胞差异。

探索新生血管作为治疗靶点

GBM肿瘤是所有实体恶性肿瘤中血管化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与低级肿瘤的区别在于坏死和微血管增生[31-33]。这种组织病理学分类与肿瘤细胞形态无关,并具有过高程度的预后能力,表明它们与肿瘤进展有机制联系[34,35]。肿瘤的生长和存活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因此新生血管是有希望的治疗靶点[36]。靶向异常激活的肿瘤血管具有克服化疗相关的许多问题的额外好处,如肿瘤耐药、高水平的细胞毒性和缺乏有效分布[37]。因此,人们对血管生成的研究非常感兴趣,血管生成被认为是所有形式血管癌微血管增生的关键媒介[38]。

抗血管生成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成功,加速了FDA在2009年批准贝伐珠单抗(Avastin®)用于GBM的非对照II期临床试验[39]。贝伐单抗是一种通过抑制VEGF配体靶向血管生成的单克隆抗体。虽然有许多信号通路参与血管生成,但VEGF的研究最为广泛,并已在GBM患者的血浆和肿瘤样本中报道,其过表达与预后较差相关[40,41]。尽管早期有希望贝伐单抗将彻底改变GBM的治疗,但所有的临床试验都未能提高新诊断和复发GBM的总生存率[14,42]。这种缺乏疗效的原因仍然存在争议,但没有研究表明贝伐单抗对肿瘤相关血管化具有特异性。最近的临床试验研究了VEGF陷阱、VEGFR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对复发性GBM的疗效[43]。这些临床试验也令人失望,因为单一或联合用药不能改善总生存率。这些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令人沮丧的进展强烈表明,在GBM中存在肿瘤诱导的新血管化的替代途径,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其潜在机制。

FGF-2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促进血管生成[44]。虽然它在早期血管发育中的作用仍有争议,在活的有机体内FGFR2或FGFR1显性阴性的GBM研究抑制了大鼠胶质瘤C6肿瘤的发展并降低了微血管密度[45]。在C6原位胶质瘤大鼠模型中,一种靶向FGF的新型抑制剂2,5dhps也被发现能强烈抑制GBM侵袭并抑制相关的血管生成[46]。这些早期研究提示了FGF-2在GBM血管化中的潜在机制。

在其他已知的血管生成细胞因子中,TGF-β信号传导已被证明在微血管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并在GBM肿瘤中被放大,导致预后较差[47,48]。TGF-β I型受体ALK1及其副受体内啡肽的基因突变导致血管疾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TT),以器官动静脉畸形为特征[49]。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ALK1和内啡肽在活的有机体内完全概括了HHT中的血管异常,强调了TGF-β信号在血管发育中的重要性[50-52]。的损失ID1、TGF-β/ALK1信号在GBM肿瘤内皮细胞中的下游,导致几个关键的促血管生成基因下调,为多种血管生成途径提供了可能[53]。在GBM微环境中,内啡肽被认为是血管生成血管形成的敏感标志物,与较差的患者生存有关[54,55]。目前的研究表明,TGF-β/ALK1信号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GBM病理生物学中的作用,以发挥其潜力[56]。

尽管血管生成抑制剂在过去十年中用于治疗GBM,但很少有研究充分检查血管生成独立途径对新生血管的贡献。血管选择和新创在GBM中都有血管发生的报道[57,58]。缺氧和血管生成素途径之间可能存在的分子联系被怀疑介导了GBM血管的共选择,并被先前描述为GBM血管化的第一步[59]。循环骨髓源性细胞(bmdc)的分化也被确定有助于GBM的血管生成。在Id1突变小鼠血管生成缺陷被观察到抑制生长PTEN+/-肿瘤异种移植[53]。BMDCs部分挽救了这种表型。然而,其他研究表明,VEGF抑制后,BMDC对GBM血管系统的贡献很小[60]。目前尚不确定BMDCs是否代表GBM治疗的新靶点。

最近发现的胶质瘤血管化机制涉及肿瘤细胞形成可灌注的血管样网络[61]。这些结构完全缺乏内皮细胞,并被称为血管源性拟态(VM),因为它们具有产生伪血管的能力新创血管通道[62]。组织学上VM结构经PAS证实+CD31 / CD34-血管模式。这些肿瘤细胞的进一步分子表征表明,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再现了血管发生的胚胎发育[62,63]。这些观察结果导致了VM的四个决定性特征:1)侵袭性肿瘤和原发性肿瘤的血管通道模式不同于内皮来源的血管生成血管;2)高侵袭性而非低侵袭性肿瘤细胞在缺乏内皮的情况下具有形成模式化血管通道的内在能力;3)产生这些模式的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并且异常表达与胚胎干细胞相关的基因;4)这些有图案的血管通道的产生是微循环产生的新途径。虽然这些结构已经在GBM患者样本中被发现,并且与较差的预后相关,但这些结构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64,65]。

甚至在最近,已经观察到GBM干细胞转分化为内皮细胞表型[66-69]。虽然已经发现这些结构形成独立的血管通道,但与VM相反,这些内皮样肿瘤细胞也可以整合到现有的内皮细胞血管中形成马赛克血管[67,68]。调节这种转分化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和机制仍然未知,但可能为新生血管治疗提供新的解释和机会。

gbm诱导的新生血管无疑比早期VEGF治疗预期的更为复杂。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因此需要多种靶向血管生成通路的新策略。此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血管生成独立通路对新生血管的贡献。通过提高我们对基本GBM血管病理学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认识到新生血管抑制剂的潜力。

版权所有OAT。版权所有

结论

在过去的50多年里,通过非特异性治疗推进GBM治疗的方法并没有成功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很明显,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探索途径来解决控制GBM发病机制的关键机制。从这些分子遗传和生物学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将发展和改进下一代临床试验和治疗发展。

参考文献

  1. Ostrom QT, Gittleman H, Liao P, Vecchione-Koval T, Wolinsky Y等。(2017)CBTRUS统计报告:2010-2014年美国原发性脑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神经肿瘤防治杂志19: v1-v88。[Crossref
  2. 温培平,凯萨里S(2008)成人恶性胶质瘤。[英]医学359: 492 - 507。(Crossref)
  3. Stupp R, Mason WP, van den Bent MJ, Weller M, Fisher B等。(2005)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辅助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英]医学352: 987 - 996。(Crossref)
  4.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等(2009)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IDH1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临床癌症研究中心15: 6002 - 6007。(Crossref)
  5. Yan H, Parsons DW, Jin G, McLendon R, Rasheed BA等。(2009)胶质瘤中IDH1和IDH2的突变。[英]医学360: 765 - 773。(Crossref)
  6. Verhaak RG, Hoadley KA, Purdom E, Wang V, Qi Y等。(2010)综合基因组分析鉴定出以PDGFRA、IDH1、EGFR和NF1异常为特征的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相关亚型。癌症细胞17: 98 - 110。[Crossref
  7. Stupp R, Hegi ME, Mason WP, van den Bent MJ, Taphoorn MJ等。(2009)在一项随机III期研究中,放疗联合和辅助替莫唑胺与单独放疗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影响:EORTC-NCIC试验的5年分析。《柳叶刀》杂志10: 459 - 66。[Crossref
  8. Hegi ME, Diserens AC, Gorlia T, Hamou MF, de Tribolet N等。(2005)替莫唑胺在胶质母细胞瘤中MGMT基因沉默和获益。[英]医学352: 997 - 1003。(Crossref)
  9. 马卡齐,Vora P, Venugopal C, Sidhu SS, Moffat J,等。(2017)人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内异质性:治疗耐药和复发途径。安杂志28日:1448 - 1456。[Crossref
  10. deSouza RM, Shaweis H, Han C, Sivasubramaniam V, Brazil L等。(2016)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发生了变化?癌症114: 146 - 150。(Crossref)
  11. Holdhoff, M, Chamberlain MC(2013)老年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争议。[J]国家计算机网络11: 1165 - 1172。[Crossref
  12. Keime-Guibert F, Chinot O, Taillandier L, Cartalat-Carel S, Frenay M,等。(2007)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英]医学356: 1527 - 1535。(Crossref)
  13. Tully PA, Gogos AJ, Love C, Liew D, Drummond KJ等。(2016)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再手术与生存获益的关系。神经外科79: 678 - 689。(Crossref)
  14.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2017)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临床医学杂志。Radiat杂志12: 1。[Crossref
  15. 尹爱华,程建新,张欣,刘宝玲(2013)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临床III期试验的系统更新。Crit Rev Oncol Hematol87: 265 - 282。(Crossref)
  16. 王晓明,王晓明等(2017)恶性胶质瘤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J临床投资127: 415 - 426。(Crossref)
  17. Weiss RB, Issell BF(1982)亚硝基源:卡莫司汀(BCNU)和洛莫司汀(CCNU)。癌症治疗指南9: 313 - 330。(Crossref)
  18. 阮洪生,黄春华,黄春华,黄春华(2018)胶质母细胞瘤耐药分子标记及其抗药策略。生物医学杂志19日:1765。[Crossref
  19. 李春华,李春华(2011)肿瘤基因成瘾作为靶向抗癌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EMBO Mol Med3: 623 - 636。[Crossref
  20. Liang, Diehn M, Watson N, Bollen AW, Aldape KD等,(200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表达谱揭示了分子和临床不同亚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102: 5814 - 5819。[Crossref
  21. Phillips HS, Kharbanda S, Chen R, Forrest WF, Soriano RH等。(2006)高级别胶质瘤的分子亚类预测预后,描绘疾病进展模式,并在神经发生中相似的阶段。癌症细胞9: 157 - 173。[Crossref
  22. 张建军,陈建军,李建军,等。(2013)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图谱。细胞155: 462 - 477。(Crossref)
  23. 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2008)全面的基因组特征定义了人类胶质母细胞瘤基因和核心途径。自然455: 1061 - 1068。[Crossref
  24. Del Vecchio CA, Giacomini CP, Vogel H, Jensen KC, Florio T等。(2013)EGFRvIII基因重排是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其表达由表观遗传机制调节。致癌基因32: 2670 - 2681。[Crossref
  25. Luwor,朱红军,Walker F, Vitali AA, Perera RM等。(2004)肿瘤特异性de2-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进细胞存活并与野生型EGFR异源二聚体。致癌基因23日:6095 - 6104。[Crossref
  26. Nishikawa R, Ji XD, Harmon RC, Lazar CS, Gill GN等。(1994)人类胶质瘤中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的致瘤性增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91: 7727 - 7731。[Crossref
  27. 张晓霞,李建军,李建军,等。(2008)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分析。科学321: 1807 - 1812。[Crossref
  28. Bhat KPL, Balasubramaniyan V, Vaillant B, Ezhilarasan R, Hummelink K等,(2013)NF-kappaB介导的间充质分化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辐射抵抗。癌症细胞24: 331 - 346。[Crossref
  29. 韩立军,刘建军,刘建军,等。(2014)前神经胶质瘤细胞间质转移与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111: 5248 - 5253。[Crossref
  30. 马慧,饶玲,王海林,毛志伟,雷红红,等。(2013)胶质瘤细胞转录组分析对γ辐照的动态响应和凋亡基因的双重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放疗的新认识。细胞死亡病4: e895。[Crossref
  31. batcheltt, Reardon DA, de Groot JF, Wick W, Weller M(2014)胶质母细胞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现状及展望。临床癌症研究中心20: 5612 - 5619。(Crossref)
  32. Brat DJ, Castellano-Sanchez A, Kaur B, Van Meir EG(2002)星形细胞瘤的遗传和生物学进展及其与血管生成失调的关系。Adv Anat Pathol9: 24-36。[Crossref
  33. 荣Y, Durden DL, Van Meir EG, Brat DJ (2006)胶质母细胞瘤的“假性”坏死:一种常见的形态学特征,与血管病理、缺氧和血管生成有关。[J]神经病理学杂志65: 529 - 539。[Crossref
  34. Burger PC, Green SB(1987)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年龄、组织学特征和生存期。癌症59: 1617 - 1625。
  35.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等。(2002)细胞坏死与胶质母细胞瘤:是友还是敌?一个回顾和一个假设。神经外科51: 2。(Crossref)
  36. Folkman J(2007)血管生成:药物发现的组织原则?Nat Rev药物发现6: 273 - 286。(Crossref)
  37. Drean A, Goldwirt L, Verreault M, Canney M, Schmitt C,等。(2016)血脑屏障、细胞毒性化疗与胶质母细胞瘤。专家Rev Neurother16: 1285 - 1300。[Crossref
  38.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2006)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Vasc健康风险管理2: 213 - 219。(Crossref)
  39. Vredenburgh JJ, Desjardins A, Herndon JE 2nd, Dowell JM, Reardon DA等。(2007)贝伐单抗和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的II期临床试验。临床癌症研究中心13: 1253 - 1259。[Crossref
  40. ferara N (2002) 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探索。巨蟹座2: 795 - 803。(Crossref)
  41. Plate KH, Risau W(1995)恶性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神经胶质15: 339 - 347。(Crossref)
  42. Reardon DA, Turner S, Peters KB, Desjardins A, Gururangan S等。(2011)VEGF/ vegfr靶向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J]国家计算机网络9: 414 - 427。(Crossref)
  43. 王晓明,王晓明,王晓明(2018)抗血管生成技术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治疗41: 181 - 186。(Crossref)
  44.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等。(200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系统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16: 159 - 178。[Crossref
  45. Auguste P, Gursel DB, Lemiere S, Reimers D, Cuevas P等。(2001)神经胶质瘤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的抑制通过血管生成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阻碍肿瘤生长。癌症Res61: 1717 - 1726。
  46. Cuevas P, Carceller F, Angulo J, González-Corrochano R, Cuevas- bourdier A,等。(2011)一种新型低分子质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的抗胶质瘤作用。>列托人491: 1 - 7。(Crossref)
  47. 刘志强,刘志强,刘志强(2009)tgf - β信号在血管生物学中的应用。细胞Res19日:116 - 127。(Crossref)
  48. Joseph JV, Balasubramaniyan V, Walenkamp A, Kruyt FA (2013) TGF-β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前景和挑战。生物化学杂志85: 478 - 485。(Crossref)
  49. Johnson DW, Berg JN, Baldwin MA, Gallione CJ, Marondel I等。(1996)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2型的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基因突变。Nat麝猫13: 189 - 195。(Crossref)
  50. Arthur HM, Ure J, Smith AJ, Renforth G, Wilson DI等。(2000)内啡肽是一种辅助的tgf β受体,是胚胎外血管生成所必需的,在心脏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开发生物217: 42-53。[Crossref
  51. Lebrin F, Goumans MJ, Jonker L, Carvalho RL, Valdimarsdottir,等。(2004)内啡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tgf - β /ALK1信号转导。EMBO J23日:4018 - 4028。(Crossref)
  52. 朴苏,李玉娟,李世琪,洪洪洪,fless N等。(2008)ALK5-和tgfbr2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2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11: 633 - 642。(Crossref)
  53. Ruzinova MB, Schoer RA, Gerald W, Egan JE, Pandolfi PP,等。(2003)自发性小鼠肿瘤中Id缺失对血管生成抑制的影响及骨髓内皮细胞的贡献。癌症细胞4: 277 - 289。[Crossref
  54. 罗旭东,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2014)内啡肽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现任癌症众议员16: 365。(Crossref)
  55. 田慧,黄建军,Golzio C,高鑫,Hector-Greene M,等。(2018)内啡肽与VEGFR2相互作用促进血管生成。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J32: 2934 - 2949。(Crossref)
  56. 卢文杰,朱宏军,王晓华,王晓华(2008)转化生长因子β (tgf - β)与脑肿瘤的关系。临床神经科学15: 845 - 855。(Crossref)
  57. Holash J, Maisonpierre PC, Compton D, Boland P, Alexander CR等。(1999)血管生成素和VEGF介导的肿瘤血管选择、消退和生长。科学284: 1994 - 1998。(Crossref)
  58. Folkins C, Shaked Y, Man S, Tang T, Lee CR等。(2009)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衍生因子1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癌症Res69: 7243 - 7251。[Crossref
  59.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2000)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与血管内化的关系:神经胶质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新概念。实验室投资80: 837 - 849。[Crossref
  60. Machein MR, Renninger S, de Lima-Hahn E, Plate KH(2003)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对小鼠胶质瘤血管化的次要贡献。大脑病理学研究13: 582 - 597。[Crossref
  61.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等。(1999)人类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内和体外血管生成模拟的研究。我是J。155: 739 - 752。[Crossref
  62.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等。学院112: 508 - 525。(Crossref)
  63.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2000)肿瘤血管生成模拟的研究进展。我是J。156: 361 - 381。(Crossref)
  64. Niclou SP, Danzeisen C, Eikesdal HP, Wiig H, bronons NH等。(2008)一种新的表达egfp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研究肿瘤-宿主相互作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J22日:3120 - 3128。(Crossref)
  65. 岳文勇,陈振平(2005)星形细胞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细胞化学53: 997 - 1002。(Crossref)
  66. Scully S, Francescone R, Faibish M, Bentley B, Taylor SL等。(2012)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样细胞转分化为壁细胞驱动血管生成模拟。J >32: 12950 - 12960。(Crossref)
  67.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2010)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样细胞内皮分化对肿瘤血管化的影响。自然468: 824 - 828。[Crossref
  68. 刘峰,李建军,刘峰等。(201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分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108: 4274 - 4280。(Crossref)
  69. Wang R, Chadalavada K, Wilshire J, Kowalik U, Hovinga KE等。(2010)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样细胞产生肿瘤内皮。自然468: 829 - 833。(Crossref)

编辑信息

主编

Hiroshi宫本茂
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

文章类型

评论文章

出版的历史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0日
录用日期:2018年6月25日
发布日期:2018年6月28日

版权

©2018 Ware TMB。这是一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协议允许在任何媒体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要注明原作者和来源。

引用

Ware TMB,朱海军(2018)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现在何去何从?综合癌症科学治疗。5:DOI: 10.15761/ICST.1000280。

相应的作者

Hong-Jian朱

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医院外科(RMH & WH),澳大利亚帕克维尔3050,电话:61 3 8344 3025,传真:61 3 9347 6488

没有数据。